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域外婚姻 >> 各国婚姻导航 >> 文章正文
香港離婚法律簡介
阅读选项: 自动滚屏[左键停止]
作者:  来源:  阅读:

香港離婚法律簡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離婚原因及事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許多人誤解要分居兩年,又或需要對方同意才可離婚。事實上,只要婚姻已破裂致無法挽救的程度,夫妻任何一方均可提出離婚(下稱「呈請人」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呈請人必須在離婚呈請書中,提出下列五項事實的其中一項,向法院說明婚姻破裂的原因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  答辯人的不合理行為,使婚姻破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由於答辯人的行為或性格,使呈請人無法再與答辯人一起生活,例如答辯人不養家、虐打呈請人、嗜賭、經常醉酒、不關心家人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懷疑答辯人有通姦,但呈請人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時,只可以不合理行為提出,指出答辯人與不知名(或知名)的異性有不正當的交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此事實提出離婚,法院通常會命令答辯人要支付呈請人的訴訟費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   答辯人有通姦之事實,使婚姻破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除非答辯人願意白紙黑字承認通姦外,呈請人必須提出證據,證明答辯人確有通姦的事實,才可以此事實提出離婚,例如答辯人包二奶,且已生子女。如有私家偵探的通姦調查報告,可以作為證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雖然許多離婚的原因,均是有第三者的介入,但因沒有足夠的通姦證據時,只可以上述不合理行為提出離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此事實提出離婚,法院通常會判答辯人支付呈請人的訴訟費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   分居一年,答辯人同意離婚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分居,通常是指雙方居住在不同的地方,且沒有任何婚姻生活。如因沒有其他居所可遷出,被迫繼續住在同一間屋中,也可分居﹔呈請人必須與答辯人終止一切婚姻生活,即不同床、沒有性行為、不為對方煮飯、洗衣服等,只以同屋住客的身份對待答辯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此項離婚事實,是唯一一項必需答辯人同意才可提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此事實提出離婚,法院通常只會判答辯人支付呈請人一半的訴訟費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  分居兩年,無需答辯人同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只要計算至遞交離婚呈請書之日,雙方已分居兩年以上,即無需答辯人同意,亦可以分居提出離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此事實提出離婚,法院通常不判答辯人支付呈請人的訴訟費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五  拋棄配偶,不知去向達一年以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答辯人突然離家,且有一去不復返之意。於答辯人離家一年後,可以此事實提出離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子女的妥善安排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離婚是夫妻間的事,但對未滿18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歲的子女必須作出妥當安排,例如子女由誰照顧、住在那裏、教育如何安排、生活費由誰負擔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法院要決定子女的監護權,由呈請人或答辯人擁有。監護權的意思是在子女未滿18歲時,由有監護權的父或母,代替子女作出重大的決定,例如安排學校、宗教、醫療等。擁有子女監護權的一方,通常亦負責照顧子女的日常生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沒有監護權的一方,通常會有合理探視權,即雙方可自行安排與子女見面的時間,保持親子的關係。如探視權的安排有爭駁,沒有監護權的一方可要求法院頒令,明定探視子女的時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呈請人和答辯人均爭取子女的監護權,法院通常會先頒布暫時的監管令給其中一方,並請社會福利署的社工進行家訪,提出子女安排的調查報告,供法院參考,以便作出最後監護權的決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法院會從子女的角度考慮,如何安排可使該子女獲得最大的利益。一方在經濟上佔優,可提供子女較佳的物質生活,並非決定的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經濟扶助及財產的劃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因離婚的突變,呈請人的經濟收入可能頓受影響,子女的生活費也有困難。如答辯人經濟能力較優,法院可命令答辯人要提供一定的金錢扶助呈請人及其子女,稱為贍養費。18歲以下的子女,有權要求父母撫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共同生活的期間,呈請人和答辯人可能積聚了一些家庭財產,因離婚而要劃分清楚,例如呈請人和答辯人聯名擁有物業或其他財產。法院要考慮多種因素,例如婚姻的長短、雙方的年齡、健康、工作能力等,才能決定該財產要如何分割,重新分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香港法院的離婚管轄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論呈請人在那裏結婚,只要具備下列情況之一,即可在香港申請離婚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   在遞交離婚申請書之日,婚姻的任何一方,已以香港為住所地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   在遞交離婚申請書之前三年,婚姻的任何一方,已經常居住在香港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   在遞交離婚申請書之日,婚姻的任何一方已與香港有重大的聯繫,例如在香 港工作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離婚程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   呈請人向灣仔家事法院,提出離婚呈請書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呈請人以郵寄或送交方式,將呈請書交給答辯人,使他知道離婚程序已開始。如答辯人不知去向,呈請人可向法院申請以登報、送給其親友轉交或其他方式送交呈請書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收獲呈請書後,答辯人可填寫認收書,向法院表明對呈請書的態度,例如是否要答辯、是否同意呈請人之各項要求等。答辯人必須在八天內,將認收書交回家事法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.   呈請人向法院申請排期聆訊該離婚案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.   呈請人及答辯人於聆訊日,到法院作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.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雙方沒有爭執,法院對離婚判暫准離婚令,對子女監護權和扶助費等作出裁決。如雙方對子女監護權或扶助費等有爭執,法院將另訂日期處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7.   暫准離婚令頒布後,沒有其他問題要處理,且已相隔六星期,呈請人可向法院申請最後離婚令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.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法院頒布最後離婚令後,婚姻關係才正式結束。整個離婚程序,即使雙方沒有任何爭駁,也最少要花四個月以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】【关闭窗口
 :: 站内搜索 ::
 
 :: 点击排行 ::
·澳大利亚的同居与结婚有..
·新加坡离婚有多昂贵?
·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..
·离婚协议有效吗?
·再婚老人遗产继承纠纷案..
·刘墉与毕薇薇牵手三十年..
·香港離婚法律簡介
·2007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..
·宁静夫妇公开婚姻生活
·调查令申请书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 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